【大咖來了】顧久傳:凈水“不靜”,抗生素是個常態化問題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大咖來了》,這是i傳媒/舒適智能 近期推出的一檔微信欄目,不定期會邀請到行業的專家、觀察員、企業家、渠道商等大咖做客,就產業的現狀、行業的熱點、焦點話題等客觀闡述自己的觀點,通過大咖的分析、判斷,給我們產業的發展以更好的指導。
凈水“不靜”
凈水作為舒適智能的一個重要產品品類,經過多年的發展,其技術、產品、應用、品牌、渠道等都已日趨成熟。但相對其他產品品類來說,其產值并不算大,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不可否認,凈水是一個民生產業,但它也是一個“話題式”產業,從早期的癌癥流域到藍藻事件、地下水污染到抗生素污染等等,每次的“話題”都在指向,凈水產品推廣勢在必行。
而現實是,凈水產業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發展,一個重要的體現是,行業預期與發展并不匹配,即所謂的“小產業,大市場”與“大產業、大市場”的客觀現狀的期望不符。
疫情之下,凈水產業的發展更是存在不確定性。
本期嘉賓

中國凈水行業資深專家、高級工程師、江蘇省凈水設備制造行業協會秘書長:顧久傳
焦點問答
壹
你對于近期大家非常關注的長江流域抗生素的問題有什么看法?凈水企業應該做點什么?
1、關于抗生素,這不是一個新問題,在水處理行業應該是個常態化問題。早在2015年,上海復旦大學就有研究證明,當地水體里含有抗生素,央視也曾對其做過相關報道。
2、從污染來源看,主要在于該流域的水產養殖業。比如早期就有報道多寶魚、甲魚的抗生素超標問題。
3、目前抗生素濃度不是很高,對人體的健康影響還不算特別大,但長期飲用會有問題,這是一個量與積累的問題。
4、對凈水器企業來說,是一個推廣凈水產品的好觸點,比如說推廣反滲透產品。
貳
關于桶裝水問題,浙江一些高校明確要求“學校告別桶裝水”,在我們凈水產業的推廣中,我們也常拿桶裝水來說事。你對桶裝水怎么看?
1、對于桶裝水問題,不能太過妖魔化。因為搬運、與空氣接觸、清洗等問題,桶裝水是存在一定的污染問題,但也不致病。同時正規桶裝水品牌也是信得過的。
2、目前從體量來講,桶裝水的產值比凈水產值要高得多,從側面反映了桶裝水還是具備了很大的市場。
3、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對于飲水方式的改變,都會經歷過一個“換水時代”,即由桶裝水向凈水器發展。這是一個趨勢。
4、凈水器是個好產品,可以有個更好的推廣。
叁
疫情是否會促進凈水、新風、空凈等健康產品的銷售?對于這個問題,我們了解到,其實早前的預判和現在的情況還是有一些差距。你怎么看?
1、預期和現實有比較大的差距,這是很正常的,也是短期的。原因主要在于,疫情期間的復工、銷售、消費等都存在各種限制。
2、經濟下行,收入減少,消費購買從改善需求轉向剛性需求,直接影響了凈水等健康產品的消費延后。
3、凈水器銷售是多模式并存的,現在很多模式如會銷、小區推廣等,都沒法進行,也造成了零售銷貨無力的現狀。
4、凈水器網上銷售,現階段在安裝、換濾芯上也存在困難,因此線上銷售也并不十分好。
5、企業不應該過度依賴于既往的營銷模式,可以嘗試抖音直播帶貨等多種渠道,比如小米推出“輕資產、云分銷”的線上銷售+線下體驗店,去掉渠道庫存的做法就獲得了很好的成效。
6、在產品上需要多多創新,比如加強研發免安裝的凈水器等。
肆
全球的疫情依然嚴峻,一些外貿型的企業面臨著很大的生存考驗。想要在中國本土賣凈水或經營凈水事業,需要注意些什么?
1、這也是一個老問題。只不過這兩年加上中美貿易戰和新冠病毒的影響,讓“出口難”這個問題更加突出了一點。
2、早幾年有不少知名的出口型品牌,都在嘗試轉內銷,但均鮮少成功。
3、要做好國內市場,首先需要了解國內的銷售模式,得加強行業的學習和交流。其次,迎合中國的消費環境,豐富自己的產品線。出口產品相對比較單一,而國內水質太過復雜,需要多種解決方案。
4、中央凈水、中央軟水有一定的市場,但目前量還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