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浙西桐廬建筑美學,桑尼能源重構“綠色設計”認知
設計在行走,已帶領蘇州設計師穿越8省13城。4月17-18日,設計在行走將解鎖第14城——浙西桐廬,開啟一場傳統建筑智慧、現代設計語言與產品的深度對話。
設計參訪 建筑的時空切片
走進國內首個鄉宿文創綜合體村落——青龍塢藝術谷,設計師們將在行走之間感知流云鄉墅和言幾又膠囊書店帶來的空間精神。
英國建筑師Justin與日本建筑家藤本壯介在此完成了一場跨越東西方語境的建筑實驗,呈現為流云鄉墅。當設計師們穿行在倒影之石與瞭望塔之間,混凝土的冷峻與夯土的溫潤形成奇妙共振,這種時空疊合的體驗,恰是當代設計師亟需補足的感知維度。
西濤設計團隊用“樓中樓”結構破解傳統民居的改造困局,讓232㎡的老宅同時承載公共書廊的開放性與膠囊旅館的私密需求。言幾又膠囊書店則上演著更為精妙的空間魔法。這種集群化設計思維,正為鄉村振興提供著可復制的創新樣本。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 侵刪)
設計未來 能源的詩意棲居
桑尼能源工廠的參訪將設計思考延伸至未來維度。
桑尼能源,專業從事光伏玻璃、彩色光伏建材、光伏組件屋面系統(BIPV)、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光儲充放熱一體化能源供給系統、零碳園區解決方案等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
當BIPV全場景解決方案以藝術的形態融入建筑表皮,柔性定制多造型的光伏瓦片,光影變幻的光伏玻璃、紋理疏密自然的外墻裝飾……讓可持續設計正在突破技術表達的桎梏。
設計師們將親眼見證來自于美學與能源結合的屋頂藝術,感受未來零碳新墅居的品質生活,在工程師的講解中重構對“綠色設計”的認知--這不僅關乎材料技術的革新,更是對生活方式的美學重構。
同時,設計師們將參與現場論壇——“現代設計和新能源的對話”,各抒己見,將桑尼能源別墅綠電產品通過自己的理解,做設計轉譯,為設計創作植入可持續基因。
從清晨薄霧中的夯土墻光影變化,到深夜民宿里的圍爐夜話,期待與同行者們共同見證這場設計行走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