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上半年GDP出爐:16地跑贏全國
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份2024年經濟半年報已全部出爐。
從總量上看,六個經濟大省繼續領跑,廣東、江蘇GDP總量站上6萬億元,浙江首次突破4萬億元。從增速上看,共有16個省份跑贏了全國水平,內蒙古以6.2%的高增長領跑。
“全力拼經濟”的2024年已過半,這份半年“成績單”都有哪些新變化?各地又都在靠什么發力?
六個經濟大省繼續“挑大梁”
今年上半年,從經濟總量看,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安徽位列全國前十,成為“GDP十強”省份。
其中,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6個經濟大省的GDP總量達到276860.54億元,占全國的44.9%,繼續挑起了大梁。
具體來看,廣東、江蘇上半年GDP總量均突破6萬億元大關。
數據顯示,廣東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242.50億元,同比增長3.9%。江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326.3億元,同比增長5.8%,超過了年度預設的目標。也正是憑借5.8%的增速,江蘇和廣東的差距再次縮小。
山東和浙江上半年GDP總量雙雙跨上4萬億元臺階。其中,浙江上半年GDP首次突破4萬億元。
數據顯示,山東上半年實現全省生產總值46677億元,同比增長5.8%。工業依舊是山東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上半年山東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8.5%,高于全國平均2.5個百分點。
浙江GDP總量再上一個新臺階。浙江上半年實現全省地區生產總值40920億元,同比增長5.6%。總體上看,工業、服務業、消費、投資等諸多領域均呈現上揚態勢,成為拉動上半年GDP增長的重要動力。
16省份增速超全國,內蒙古領跑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61.7萬億元,同比增長5.0%。
在31個省份中,共有16個省份GDP增速跑贏全國,分別為內蒙古(6.2%),重慶(6.1%),西藏(6.1%),江蘇(5.8%),山東(5.8%),湖北(5.8%),甘肅(5.8%),吉林(5.7%), 浙江(5.6%),福建(5.6%),四川(5.4%),北京(5.4%),新疆(5.4%),安徽(5.3%),貴州(5.3%),寧夏(5.1%);河北、遼寧與全國增速持平。
內蒙古GDP增速領跑全國。數據顯示,內蒙古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11683億元,同比增長6.2%,高于同期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其中,“投資熱”成為經濟增長迅速的重要因素之一。上半年,內蒙古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8.1個百分點,穩居全國第二位。
重慶和西藏GDP增速并列第二
上半年重慶實現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5138.24億元,首次超過1.5萬億元,同比增長6.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6%,高于全國2.6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5倍,帶動重慶汽車產量重返全國城市第一位。
上半年西藏經濟持續向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89.45億元,同比增長6.1%。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7%,民間投資增長49.7%,較1至5月提高了19.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