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綠色建筑都有哪些發展趨勢?
當下我國大力推廣綠色建筑,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已經超過90%,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將全面建成綠色建筑,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綠色建筑發展的引領者。綠色建筑正在飛速發展,那么2024年有哪些趨勢值得關注?
來源:《中國綠色建筑市場發展報告》,黃俊鵬,高雪峰,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趨勢#1:更加關注韌性
建筑設計中更注重可持續性和韌性意味著建筑物的設計和建造方式將更加環保,并且能夠更好地承受和適應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等環境挑戰。
這涉及各種措施,例如:
采用節能設計
設計更節能的建筑從而使用更少的能源來運行,減少碳足跡并節省能源成本。節能設計可以涉及隔熱、高效的加熱和冷卻系統以及其他減少能源消耗的措施。
使用可再生能源
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或風能)的建筑可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并降低碳排放。這可能涉及使用光伏電池板或小型風力渦輪機。
節水設計
高效用水和盡量減少浪費的建筑有助于減輕對水資源的壓力,特別是在缺水地區。這可能涉及使用低流量管道裝置和灰水系統。
使用可持續材料
使用可持續材料(例如回收或快速再生材料)的建筑物可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韌性設計
設計為更能抵御自然災害和其他環境挑戰(如洪水、颶風和地震)的建筑物有助于減少這些事件造成的破壞和破壞。這可能涉及使用更堅固耐用的建筑材料和設計特征,例如綠色屋頂和墻壁,它們可以吸收雨水并防止風雨。
建筑領域從業者積極主動地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發揮作用并取得了顯著進展,產生了創新和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從而產生了對氣候有利的成果,目前最受關注的就是氣候積極建筑。
建筑趨勢#2:使用可再生能源
在建筑設計中使用可再生能源是指采用利用太陽能、風能或水等天然可再生能源發電或供熱的技術。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標是減少建筑物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化石燃料會導致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并降低建筑物的碳足跡。
可用于建筑設計的一些可再生能源包括:
太陽能
光伏 (PV) 電池板可以安裝在建筑物的屋頂或墻壁上,以利用太陽能發電。此外,太陽能熱系統可用于加熱水或提供空間供暖。
風能
小型風力渦輪機可以安裝在屋頂或單獨的結構上,以利用風力發電。
水力發電
位于河流或溪流等水源附近的建筑物可以使用小型水力發電系統發電。
地熱能
地熱系統利用來自地球的熱量來提供熱量和冷卻建筑物。與傳統的暖通空調系統相比,它們可以更節能,碳足跡更小。
光伏建筑一體化正在逐步向建筑立面發展,越來越多的建筑引入定制的節能外墻來充分利用現有建筑。通過將技術與設計自由度無縫結合,這些太陽能幕墻可以適應每個項目的風格,同時充當雨幕,使用壽命長,免維護。此外,通過生產可持續電力,建筑物的日常運營將大幅減少碳排放,從而有效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建筑趨勢#3:追求極致性能
過去,綠色建筑最受重視的一點是節能設計,即使用策略和技術來設計和建造建筑物,以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這涉及各種措施,例如:
保溫
適當的隔熱有助于使建筑物在冬季保持溫暖,在夏季保持涼爽,從而減少對供暖和制冷系統的需求。
高效的加熱和冷卻系統
使用高效的供暖和制冷系統,如空氣源熱泵或地熱系統,可以減少保持建筑物舒適溫度所需的能源。
節能照明
使用節能照明,如LED燈泡,可以顯著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節能電器和設備
使用能源之星認證的電器和設備,其設計比標準型號更節能,也有助于減少建筑物的能源使用。
被動式設計策略
被動式設計策略,例如正確的方向、窗戶放置和熱質量的使用,可以通過利用自然加熱和冷卻過程來幫助減少建筑物的能源需求。
我國建筑行業正在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綠色建筑也正在走向極致性能,從超低能耗到近零能耗、零能耗;從低碳建筑到零碳建筑,乃至負碳建筑;以及健康建筑、三恒建筑等等。建筑師和消費者對于綠色建筑的要求和期待都變得越來越高,也推動著綠色建筑不斷挑戰極致性能。
建筑趨勢#4:關注建筑隱含碳
在建筑設計中使用可持續材料是指采用環保和可持續來源的材料。使用可持續材料的目標是減少建筑施工對環境的影響,有效降低建筑隱含碳。
可用于建筑設計的可持續材料的一些例子包括:
回收材料
使用回收材料,如再生鋼、鋁或混凝土,可以幫助減少對新材料的需求,并減少提取和加工對環境的影響。
快速可再生材料
快速可再生的材料,如竹子或稻草,可以用作傳統建筑材料的替代品。這些材料可以比傳統材料(如木材)更快地種植和收獲,并且對環境的影響更小。
低影響材料
一些材料,如低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油漆和飾面,對環境的影響比傳統材料小。
可重復使用和可修復的材料
使用易于重復使用或修復的材料有助于延長其使用壽命并減少浪費。
目前,全球隱含碳立法已成趨勢,美國、歐盟、加拿大、愛爾蘭、丹麥、瑞典、法國已經紛紛立法對建筑隱含碳進行限制。因此綠色建筑如何降低隱含碳已經成為關注熱點。
建筑趨勢#5:零廢物建筑
零廢物建筑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廢物的產生量,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回收材料。零廢物設施旨在減少廢物對環境的影響,并支持更可持續的資源利用。
可用于實現建筑物零浪費的策略的一些示例包括:
減少產生的廢物量可能涉及使用可重復使用的產品而不是一次性產品,并設計系統和流程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例如,建筑物可能會使用可再填充的水瓶代替一次性塑料瓶或堆肥系統,以減少產生的食物垃圾量。
最大限度地利用回收材料
由回收材料制成的建筑材料,如再生鋼材或再生混凝土,可以幫助減少對新材料的需求,并減少提取和加工對環境的影響。
實施回收系統
建筑回收系統,例如紙張、塑料和其他可回收物的垃圾箱,可以幫助提高建筑物的回收率。
捐贈或再利用材料
建筑物可以捐贈或再利用不再需要的物品,而不是將材料送到垃圾填埋場,例如辦公家具或建筑材料。
建筑趨勢#6:循環建筑
建筑環境目前在“獲取-制造-廢物”模式下運行,這給生物多樣性帶來了巨大壓力。循環建筑提供了一種全面的系統方法來改變過去采購材料、構建基礎設施和使用資產的方式。
通過規劃緊湊和生物多樣性的城市環境、優化空間,為生物多樣性留出空間。保持建筑物和材料的使用減少了對新建筑和材料提取的需求,從而限制了對生物多樣性的相關負面影響。在需要新材料的地方,采用可再生材料。
建筑物的設計通常考慮到特定的目的。然而,建筑物的使用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建筑物的不同部分并不都能持續相同的時間。有意識地思考不同層的不同壽命,并將建筑內的層分開,能夠最終使建筑使用更長時間。
隨著消費者對環保和健康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具有環保、節能、健康等特點的綠色建筑,這將促使建筑行業不斷加強綠色建筑的研發和推廣。同時隨著大批試點項目建成或動工,預計新型的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智能建筑管理系統等應用于綠色建筑的速度也將大大加快。
- 下一篇: 工藝空調市場提前迎來下行“拐點”?
- 上一篇: 共啟新程,約克VRF中央空調天津城市展廳華彩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