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取暖政策未達預期,山東省審計廳督促整改
7月23日下午,針對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相關問題,山東省審計廳黨組書記、廳長張曉峰在“走在前 挑大梁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對審計所做工作進行了介紹。
張曉峰表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是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的重大戰略機遇。省審計廳聚焦省委、省政府有關決策部署、任務分工,持續加大審計監督力度,著力打通貫徹執行中的淤點堵點難點,促進政令暢通,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政策落地見效。
一是讓財政保障更加有力。省審計廳組織開展了支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財政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審計調查,涉及30項財政政策,重點圍繞政策措施落實、資金分配管理、項目建設運營、資金使用績效等方面,揭示了政策門檻高、資金保障不足、實施效果不佳等問題。審計發現,由于政策門檻設計不合理、分配方案制定不及時等原因,支持產業園區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獎補等3項政策配套財政補貼分配慢,影響政策落地見效。由于推進力度不夠,清潔取暖補貼政策所涉及的設備設施使用率低,政策效應不明顯,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等3項政策未達預期支持效果。
針對這些問題,省審計廳督促相關部門邊審邊改、立行立改,持續釋放財政政策紅利,助力先行區建設高效推進。
二是讓綠色發展更加堅實。審計部門對3市4縣的9名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干部開展了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重點關注了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推進情況,嚴查因決策失當導致國有資產資源損失浪費、破壞生態環境、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等問題,促進領導干部樹立綠色發展政績觀。審計發現,在落實耕地保護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制度方面,2市4縣2581.71公頃耕地“非農化”“非糧化”,違規建房或種植樹木;在不可再生資源開發利用保護方面,3市3縣對礦產資源開采監管不嚴,有的企業無證開采、在礦區外違法越界開采,2市6處歷史遺留廢棄礦山治理項目進展遲緩。
針對這些問題,省審計廳督促相關地方既要算好經濟賬,更要算好生態賬,以問題為導向,舉一反三,及時整改,更好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三是讓數字引擎更加強勁。加強數字強省建設,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是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重點任務。圍繞數字強省建設部署安排,審計部門對全省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情況開展審計,涉及4個部門的73個信息系統,重點關注了網絡安全責任落實、信息系統建設、數據管理等事項,揭示了政策落實、目標完成、資金使用、項目績效、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問題。
審計發現,有的信息化建設整合不充分,有的系統功能重復,未實現本部門本行業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有的項目建設管理薄弱,一些系統建成后閑置。對此,審計部門督促相關部門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協同推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更好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增強數字強省建設的前瞻性、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