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美的集團涉及碳足跡、新質生產力等的三份建議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于3月5日上午開幕。全國人大代表、美的集團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鐘錚日前已經帶著三份代表建議到北京參會。這三份建議分別是:《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子稅務系統的建議》、《關于加快推進家電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的建議》、《關于加大智能制造支持力度,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建議》。
談履職:
履職更有信心
去年建議都得到相關部門的回復
“經過一年的認真履職,我覺得人大代表這份工作對自己來說,受益非常大。”鐘錚稱,履職經歷于她是寶貴的財富,整個過程她受益良多。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她多次參與廣東省政府、省人大會定期組織的調研活動,深入現場去了解不同地區、不同企業。同時,她也有機會跟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專業背景的代表們進行思想碰撞。
去年雖是鐘錚首次參會履職,但她帶去的建議均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和回復,這讓她倍感振奮。比如,她于去年提出的《關于解決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卡脖子”問題的建議》,該建議被列為了全國工信部的三條重點建議之一。《關于通過財稅政策促進集團企業加大研發和數字化投入的建議》,國家相關部委領導都到美的集團進行現場調研和溝通。
值得一提的是,鐘錚去年提出的《關于全面推廣數字化電子發票構建數字化企業的建議》已被全面采納。據悉,這一年來,數電票大大拓展了試點推廣地區和應用范圍。美的自身從上線不足50家數電主體,拓展到245家主體。同時賦能產業鏈上下游3000余家企業實現財稅數字轉型。數電票不僅提升了企業開票端的作業效率,降低企業管理成本;對接受端也提升了企業發票入賬歸檔效率。供應商及員工報銷費用從原來提單至到賬至少3天時間降低到當天提單當天到賬,大幅縮減了員工報銷周期。
談建議:
聚焦新質生產力
加大智能制造支持力度
針對今年提出的新建議,鐘錚也做了充足的實地調研。“結合我本職的工作領域,因為美的屬于實體經濟,也是民營企業,都是當下備受關注的領域,因此我今年提出的建議,一定會緊扣這些領域。”鐘錚介紹道。
針對《關于加快推進家電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的建議》,鐘錚建議,優先建立統一規范的家電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體系、建立家電產品碳足跡專業數據庫,并完善產品碳足跡認證體系和制度。“開展產品碳足跡核算、評價、認證對于推動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引導綠色低碳消費、妥善應對貿易壁壘、提升外貿產品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新質生產力”是今年兩會的重點詞匯。圍繞“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鐘錚在《關于加大智能制造支持力度,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建議》稱,要加快推動“智能制造專項”立項實施,支持科研院所、企業突破數字化、人工智能、智能裝備等關鍵技術的創新和融合,推動工業機器人、工業軟件、智能制造裝備等重點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形成自主可控、先進適用的通用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
此外,鐘錚還建議,我國要加快智能制造應用普及,未來要進一步支持“工業大省”建設智能制造先行區,探索形成區域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的特色路徑,加強經驗總結并復制推廣。不僅如此,她稱,未來還要加快形成我國自己的智能制造標準和評價體系,鼓勵龍頭企業牽頭打造標準群,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轉型。
美的集團已擁有28家國家級綠色工廠、9家5G工廠、3家零碳工廠,以及5家世界燈塔工廠。鐘錚表示,“相對于中小企業,美的作為龍頭企業的資金實力相對雄厚,智能制造轉型投入大決心大,所以我們要做好示范帶頭作用,敢于先行先試,把各種新技術用于智能制造轉型,形成新質生產力和轉型解決方案。同時在產業鏈當中發揮鏈主作用,帶動上下游供應商和經銷商一起發展,將美的經驗和方案共享,帶動全產業鏈的轉型和升級”。
最近幾年來,美的正在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核心,將自身“智慧工業”解決方案的落地應用并進一步延展。展望未來,美的不僅僅是一家硬件制造商,更是智慧工業的開創者,在提升自身智能制造能力同時,為中國制造轉型和智能制造落地提供更多可行的“美的方案”。
- 下一篇: 兩會聲音 | 天加發展熱泵技術、支持冷鏈運輸創新
- 上一篇: 2024中國制冷展觀眾預登記通道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