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能源管理市場“錢”景幾何?
發表于: 來自:IESPlaza
我國共有高等學校3000余所,在校總人數超過4000萬人。
高校集教學、科研和生活于一體,是人口高密度聚集區和能耗集中區。數據顯示,全國高校的能源消耗約占社會總能耗的10%,大學生人均能耗約是居民人均能耗的4倍。

01、一個好市場?
由于建校時間長,很多高校設備陳舊,能源利用率低,管理粗放,浪費嚴重。雖然近幾年各大高校都加大了用能管理力度,進行了一些節能改造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具備較大的節能潛力和廣闊的節能市場。
與其他類型項目主體相比,高校體制健全,信用好、風險小。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進行節能技改的項目回報期一般較長,節能服務公司普遍擔心在改造項目結束后用能單位無法按時支付款項,節能服務公司對合同能源管理這種中長期的投資普遍感到風險較大。
高校則不同,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人員穩定、管理規范、信用良好,具有健全的財務制度,避免了因單位機構改革和人員變動帶來的風險,是實行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優質客源。
在能耗方面,高校往往具有穩定、集中的特點,一般主要在辦公、實驗、生活方面會產生能耗,而且種類也一般局限在水、電等,所以也有助于準確核算節能工作量,這為能源管理模式的應用帶來了很多便利。
02、一個壞市場?
然而,在現實中,不少服務商面對高校綜合能源能源管理市場躊躇不前。
由于政策扶持,學校電價較工商業低,一般都是0.5-0.7元一度。此外,在寒暑兩個負荷高峰,高校因放假反而缺乏用能需求,在此期間甚至有些學校為了節省容量費,直接將變壓器報停,導致余電都無法上網,因此經濟性較差。
此外,高校內部動機不足、決策鏈不清晰,現有的能耗管理都有很多漏洞,運維管理工作主要采用人力巡查為主的方式,通過人工抄錄的方式來了解整個校園的能源管理情況和設備能耗情況,無法發現潛在的風險。
03、實踐出真知
雖然優點和缺點并存,但并不妨礙高校綜合能源管理市場的發展,據公開信息統計2023年至今的高校能源管理項目部分招標情況,具體如下:

其中幾個典型項目簡介如下:
▌天津大學濱海校區2022-2024年綜合能源管理項目
2023年1月4日,天津大學濱海校區2022-2024年綜合能源管理項目合同公告發布,遠大低碳技術(天津)有限公司中標,合同金額204萬元。
服務內容:機房能源費用(含機房內天然氣費用,不含水費、電費及末端電耗等)、人工費、水質管理費、機房設備維修維保(含機房內所有備件)、末端維護清洗(含清洗維修及單價不超過200元配件,不含風道)等能源管理的所有費用。
▌內蒙古農業大學西校區學生智慧浴室、開水房綜合能源管理項目
2023年02月27日,內蒙古農業大學西校區學生智慧浴室、開水房綜合能源管理項目成交結果公告公布,青島遠景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中標,中標金額290萬。
內蒙古農業大學西校區學生智慧浴室、開水房綜合能源管理項目,主要內容是學校提供洗浴場地、開水房場地、熱源系統場地、水電接入等條件,由企業投資改造和建設并經營學生生活開水房、智慧浴室,為學生提供洗浴和熱水服務。
▌湖南科技大學綜合能源合同管理暨綠色低碳智慧校園建設服務項目
2023年8月1日,湖南科技大學綜合能源合同管理暨綠色低碳智慧校園建設服務項目評標結果公布,國網浙江新興科技有限公司(牽頭人)、杭州電瓦特科技有限公司、湘潭科瑞創能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中標,投資總金額1.097億。
服務內容包括:擬引進社會投資方對全校水電管網及計量等基礎設施、智能化信息平臺管控等設施設備實施新建、改造、升級。
4、如何做好高校項目?
有業內人士對做好高校能源管理項目提出了幾點建議:
首先,必須下大力氣深入調研學校基礎設施情況,深層次挖潛高校節能潛力,利用學校建筑及使用特性,不斷實施暖通、空調、電力、洗浴各方面的節能改造。
需要花大力氣按需調節精確控制用能溫度,深入分析學校不同建筑耗能特點,尤其是精確計算教學區、辦公區、學生宿舍區、家屬宿舍區、體育場館等各種能源特性的不同建筑綜合體。
同時,學校這樣的綜合公共建筑群所實施的節能改造,一定是包括“源、網、荷、儲”在內的整體系統綜合性改造,在項目初始期設計的總體技術路線尤為關鍵,需要格外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