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技術論壇召開
發表于: 來自:海爾中央空調
為推動我國公共建筑能效技術提升工作,加快推進行業綠色低碳轉型,6月20日,2023年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技術系列論壇于北京正式啟航,論壇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環境與能源研究院、暖通空調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主辦,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高性能建筑研究中心主任吳劍林博士主持。
論壇現場邀請政府相關主管部門領導、行業專家、科研設計、設備生產制造企業等,就公共建筑節能領域政策標準、建筑設備及系統運行管理、工程案例等進行分享,為助力建筑能效提升、實現碳中和目標帶來全新啟迪。

1、洞見未來,碳索戰略轉型
建筑是人們生活工作的重要場所,承擔著舒適、便利的重要作用。然而,建筑能耗是繼工業能耗、交通能耗之后的第三大社會能源消耗主體。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經濟的發展,建筑能耗總量呈持續增長態勢。

徐偉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環能院院長徐偉在開場致辭時表示,在保證舒適度的前提下,提升公共建筑能效對于推進建筑節能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

王濤
新形勢下,建設智慧樓宇已成大勢所趨,海爾智慧樓宇作為高效可持續綠色建筑引領者,通過樓宇環境、樓宇能源、樓宇智控三大方案,提供全空間、全流程、全領域一站式服務。海爾智家智慧樓宇產業戰略用戶總經理王濤指出,從產品交易走向生態交互,海爾智慧樓宇開辟了建筑節能減碳新道路,也為行業發展找到新的增量路徑。

隨后,2023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技術論壇——北京站(首站)正式啟動。
2、創新突破,助力能效提升
在“十四五”的時代背景之下,公共建筑節能越來越受重視,隨著相關工作的持續開展,過去的建筑節能工作為公共建筑節能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丁洪濤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建筑節能與低碳發展處處長丁洪濤強調,公共建筑是實現碳達峰的重要領域,面向“十四五”和2030,公共建筑能耗限額、能效測評標識、運行調試、碳交易是公共建筑節能工作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劉倩
那么,如何在建筑中節能降碳,打造零碳綠色建筑?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綠色建筑技術研究中心總工劉倩通過《雙碳背景下綠色建筑技術發展的研究》認為,公共建筑應該通過建筑提升、節能技改、新技術應用三大舉措來助力實現“雙碳”。

朱連富
作為建筑節能改造的實踐者和推動者,海爾智慧樓宇推出公共建筑全場景解決方案,聚焦不同場景的差異化需求,基于meta building樓宇大腦,針對連鎖商業、酒店、辦公、商業綜合體、工業冷凍、工業凈化等八大行業,打造42類差異化解決方案,實現公共建筑全場景智慧、低碳運行。海爾智家智慧樓宇產業方案研究院院長朱連富針對不同解決方案及代表案例現場進行了詳細解讀。
3、戰略攜手,實現共創共贏
論壇現場,北京市節能環保中心代表分享了《北京市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的先進經驗,國電投峰和新能源科技(河北)有限公司代表圍繞《國家電投用戶側開發規模化落地見效》展開分享,為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帶來新的思路和方法。
經過行業各方不斷努力,目前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示范項目已有15個改造項目、7個新建項目,覆蓋辦公、場館、醫院、商場、交通場站和場館等類型。

曹勇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智慧能源與云數據中心主任曹勇表示,示范項目的節能技術主要為圍護結構、暖通空調、照明、生活熱水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五類。其中,采暖空調系統節能技術適用性強,使用比例最高,適宜在公共建筑中廣泛應用推廣。

活動最后,在現場嘉賓的共同見證下,海爾智慧樓宇與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環境與能源研究院,就“公共建筑能效提升與高效空調制冷機房”正式合作簽約,共同助力實現社會、行業、用戶的生態共贏,筑就綠色中國夢。
未來,海爾智慧樓宇將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攜手各方生態伙伴,推動公共建筑綠色轉型,為智慧建筑和城市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