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德助力中海被動房挑戰極寒與阻擊霧霾
發表于: 來自:瑞士森德
中海河山大觀是在內蒙古住建廳的直接領導下,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的全程參與下,由中海地產主導開發,森德(中國)公司等配套廠家密切配合下完成的超低能耗住宅項目。目前已經獲得國家“超低能耗建筑”認證。在這之前,我們國家在這個緯度(北緯41°及以上)還沒有一個成功的超低能耗住宅項目。因此這個項目有極強的示范意義,這個項目的成功與否關系到超低能耗建筑在我們國家嚴寒地區的推廣應用,關系到總書記的鄭重承諾----2030年碳排量達到峰值,2060年實現碳中和。因而這個項目的開發既是經濟行為又是政治任務。同時,兩家企業的強強聯合大大加持了項目的成功。

▲中海河山大觀項目
運行情況介紹
在長達8個月的運行時段內,不論外界溫濕度如何變化,室內溫度保持在20℃~26℃的舒適區間
室內環境濕度一直穩定在30%~60%,滿足超低能耗建筑要求
室內污染物PM2.5濃度大幅優于標準限值,室內空氣品質優良
新風供給充足,室內CO?濃度低于800 ppm
采用新風熱泵一體機,采暖電費低于傳統供暖收費
森德康舒家新風熱泵一體機
該項目主要熱源來源為新風一體機,同時為保障在極寒天氣下供暖需求,項目額外配置了電地暖作為輔助熱源。通過優化空氣源熱泵的運行和控制邏輯,森德做到了在室外溫度-24°C時仍不需要開啟輔助電加熱。戶內安裝與新風一體機協同作業的空氣環境傳感器,當戶內空氣PM2.5、CO?等濃度超過標準值時,新風一體機會自動進行新風置換和凈化,無需人為干預,達到無感健康。

此次測試地點是在實體樣板房進行驗證,測試項目為辦公室內溫濕度和空氣質量(二氧化碳、PM2.5)。

▲實體樣板房
項目測試01、室內濕度 優
143㎡實體樣板房于2020年5月12日安裝新風一體機并調試完成,5月27日18:00正式開始運行。到2021年1月中旬,七個多月的時間。我們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2020年6~7月(需制冷)、2020年9~10月以及2020年12~2021年1月(極寒)三個月的監測數據作為依據,進行分析。

上表如實反映了這三個典型月度的溫濕度曲線,可以看到,不論外界溫濕度如何變化,室內溫濕度幾乎保持恒定,熨平了外界波動,數值都在設計范圍內。
附表:《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GB/T51350-2019》建筑主要房間室內熱濕環境參數

項目測試02、PM2.5、CO?濃度檢測90分
從以下圖表可以看出:PM2.5數值大部分時間在個位數,遠低于35ug/m³,空氣為優。二氧化碳數值多在600PPM,低于800PPM,這還是樣板間的數據,實際家庭居住沒有這么多人口,二氧化碳數值要更低,室內空氣環境更優。

世衛組織判斷標準:
PM2.5≤35ug/m³,空氣品質為優
PM2.5≤70ug/m³,空氣品質為良
PM2.5>70ug/m³,空氣品質為差
挑戰極寒,阻擊霧霾
今年1月上旬,呼市與全國其他地區一樣遭遇了幾十年不遇的極寒天氣,最低氣溫達到-30℃,超出了設計溫度-25℃,這是一體機從來沒有在實驗室以外的地方運行過的溫度,可喜的是森德康舒家一體機經受住了考驗,正常運行,保證了房間溫度。見下圖:

1月中旬,呼市遭遇了極端的霧霾天氣,室外PM2.5數值一度達到485 ug/m³,得益于康舒家一體機的高效過濾以及超低能耗建筑的絕佳的氣密性,室內PM2.5數值僅為18 ug/m³,仍低于標準值35 ug/m³,空氣品質為優。見下圖:

據初步計算,該項目正常運行二氧化碳排放量為72.89kg/㎡•年,與常規住宅建筑相比,減排量為73kg/㎡•年,項目整體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9630噸。為綠色節能,為實現總書記的承諾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通過以上實地測評得出結論,無需“空調與采暖”的被動式建筑,在嚴寒地區經受住了多重考驗,不僅彰顯了被動房的高保溫性能和節能性,也突顯了森德新風熱泵一體機(采暖、制冷、新風、除濕)的多功能性和穩定性。未來,森德公司將繼續深耕超低能耗建筑節能領域,攜手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更多被動房建筑領域,創造更多智慧健康人居生活。
- 下一篇: 國家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青海分中心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 上一篇: 海南要打造全球冷鏈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