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某村熱泵烘干鮮果年省1600萬 受主流媒體肯定
發表于: 來自:瑞星
5月13日,福建日報刊登了一則報道《“煤改電”,全村每年節省1600萬元》,講述了漳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顏厝鎮園中村使用熱泵烘干技術之后對本地龍眼干、荔枝干產業的影響,和對村民生活和思想的改變。
報道文章如下:
“我們將烘干設備更換為空氣源熱泵,無需人工定時看管,告別了以前煙熏火燎的工作環境,只要設定好相關數值,設備就會自動加熱將鮮果烘干,干凈又輕松。”8日上午,談起“煤改電”帶來的好處,漳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顏厝鎮園中村干果加工協會會長蔡元山滿臉喜悅。
蔡元山算了一筆賬:用熱泵烘干鮮果平均每公斤成本0.18元左右;而過去使用燃煤,平均每公斤成本在0.26元左右,全村算下來每年可節省費用1600萬元。
顏厝鎮是全國最大的龍眼干、荔枝干加工中心。該鎮9個村有109家干果加工場,擁有244條生產線,成品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0%。傳統的水果烘干多以燃煤為熱源,由于燃煤熱效率低,不易控制風溫,且燃燒時排放大量含硫氣體與粉塵,對環境污染大。
為推動漳州經濟綠色發展,漳州供電公司在當地大力推廣“煤改電”改造,先后組織龍文高新服務中心、新源電力勘察設計院、新源電力工程公司等部門、班組,多次深入園中村干果烘干集中區域,協商解決電力設備用地,為園中村及時新增2臺400千伏安變壓器以及1臺500千伏安的美式箱變,提升供電可靠性。
截至目前,該鎮已完成13條生產線完成改造。按每條燃煤生產線烘干24小時需用煤600公斤,按照年3000噸燃煤計算,每年減少排放二氧化碳7860噸、二氧化硫24.6噸,相當于1400輛1.6升家庭轎車二氧化碳年排放量。
“村民陸陸續續開始訂購全自動烘干機。”村支書蔡福淋說,以前外出工作的年輕人嫌干果加工行業燒煤的活太累,如今紛紛動了心思想回來當老板。
“由于少了煤炭煙熏火燎帶來的污染,用電加工出來的干果口感好。”剛購買了4臺烘干機的園中村干果加工戶蔡福源樂呵呵地說,“馬上就要到龍眼上市的季節,老客戶紛紛加單,最近都忙不過來了。”
相比之下,熱泵的優熱是非常明顯的。
傳統的烘干方式不僅成品品質差、人工成本較高,也不符合當今的政府的環保要求。空氣源熱泵烘干吸收空氣中的熱量,依靠少量電能驅動電機搬運空氣中的熱能,運行成本低,節能性突出,且智能化程度高,可以通過手機或者電腦精準控制溫度和濕度,保證了烘干的品質,這些優點深受用戶喜愛。

近年來,廣東瑞星在熱泵烘干領域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各地建設的熱泵烘干工程可圈可點,涉及工業(紙筒)、種養業(菊茶、鮮菇、桑椹)、農業(糧食、辣椒、豆角、煙草)和服務業(醫院衣物)等等,為客戶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受到了他們的一致好評。
- 下一篇: 美的暖通與樓宇助力山東醫療事業
- 上一篇: AUBEIDO:打造差異化產品 滿足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