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連降!空氣凈化器市場規模處歷史低位
發表于: 來自:家電網
和前幾年相比,空氣凈化器的熱度不斷的下降。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空氣凈化器零售額為21.3億元,同比增加24%,零售量為129萬臺,同比下降29%。
事實上,從2018年開始,空氣凈化器的銷售額便出現斷崖式下跌。在經歷2019、2020年兩年的連續下滑后,業界預測空氣凈化器行業在2021年底將觸底,2022年有望迎來反彈。如今看來預測難以實現,今年上半年多點爆發的疫情影響了經濟增速、居民收入,讓本就處于下滑狀態的空凈行業更加雪上加霜。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空氣凈化器市場規模已處于歷史低位。

數據來源:奧維云網
始終沒能擺脫“看天吃飯”的困境
空氣凈化器行業之所以遇冷,與霧霾經濟的消退有著直接的關系,隨著霧霾治理成效的凸顯。空氣凈化器儼然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眼中非必需的產品,需求轉淡,市場銷量下滑也就不奇怪了。
要知道,在嚴重霧霾天氣出現的2013年,空氣凈化器幾乎是一夜之間成為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明星爆品,也成為了很多家庭幾乎必備的“標配”產品。數據顯示,2015-2017年間,空氣凈化器市場迎來了連續大幅增長,相關企業新增注冊年增速高達96%。
從2017年開始,隨著政府治霾計劃的大力推動,霧霾現狀有所改善,藍天數量持續增加,與此同時,空凈市場進入了寒冬。據生態環境部發布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簡況顯示,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0%,同比上升5.0個百分點,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0%,同比上升5.0個百分點。
“霧霾頻發是我購買空氣凈化器的主要原因,現在藍天變多了,也就沒有必要再去購買了。”這樣的聲音代表了大部分消費者的態度,自己買空凈產品與否是與霧霾直接掛鉤的。可見對當前大部分消費者來說,購買選擇空氣凈化器當前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因為霧霾。
“新風”逐漸取代空氣凈化器成市場主流
近年來,“新風”這個新概念風頭大盛頻頻曝光,熱度不斷上升。與我們熟悉的空氣凈化器不同,新風系統是一種由換氣機、管道等組成的空氣循環處理系統。簡而言之,新風系統就是在不開窗的情況之下,新風進來,污風出去,讓房間保持清新的空氣。
而新風空調就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一個品類。新風空調在功能上幾乎可以覆蓋空氣凈化器,因此二者之間具備替代效應。但對于空凈來說,在其與新風空調的競爭中會明顯處于劣勢,畢竟空調是家庭的必備家電,而空氣凈化器的使用場景相對局限,且會占據家庭物理空間。
不僅新風空調勢頭良好,新風系統也在高端市場受到歡迎。奧維云網地產大數據顯示,2020年新風系統銷售規模預計達202萬臺,同比增長38%,銷售額近200億元,同比增長36%。
隨著近年來普及,新風系統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熟知,很多新樓盤也可以預裝新風系統,并把新風作為一大賣點,對于注重室內空氣健康或者是一些有孩子的家庭來說,新風系統更具吸引力。
誠然,空凈市場正遭遇萎縮,那么看似一潭死水的空凈行業,未來就沒有轉機,沒有可挖掘的潛力嗎?
事實上,在“除霾”經濟逐漸失靈之下,空凈行業已開始尋求下一個營銷增長點“除醛經濟”,凈化室內空氣成為空氣凈化器新的發力方向。打開電商平臺搜索空氣凈化器,可以發現市面上主流的空凈產品都將“除甲醛、除異味”作為主打功能賣點,通過高效濾網、濾芯、活性炭等物質,強化對室內甲醛的吸附分解凈化,達到去除室內甲醛的使用效果。
而且針對室內使用場景的多元化,空凈產品也隨之豐富起來。如汽車、廁所、鞋柜、冰箱等密閉小型空間,帶有除異味、滅菌等功能的定制化產品不斷被開發出來。
另外,受疫情沖擊和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影響,大眾對呼吸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空氣凈化器的需求也隨之發生變化。從PM2.5、油煙,到甲醛甚至細菌、病毒等威脅健康的因素正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可以說,疫情加速了包括空氣凈化器在內的健康類家電消費升級。對于空氣凈化器企業來說,如何在疫情期間找到新機抓住機遇,緩解行業寒冬,成為眾多品牌應該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總之,如何切實有效果的凈化室內空氣、滿足用戶的健康需求,已成為空凈行業下一步發展的“新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