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舒適家居行業抽樣調查報告
發表于: 來自:地暖月刊
中國舒適家居行業的市場規模到底有多大?舒適家居系統年安裝量和銷售總額以及從業企業的數量有多少?中國舒適家居系統安裝/集成的南北方差別有多大?中國舒適家居系統集成企業面臨什么樣的機遇和挑戰?
近日,“達柏林杯”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地暖產業高峰論壇于北京九華山莊隆重召開!會上,針對上述問題,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舒適家居分會首次主要借助數據向現場來賓揭曉答案!陳進周對《中國舒適家居行業抽樣調查報告》作了解讀:
說明:本報告所指“舒適家居行業”,是“中國舒適家居系統集成行業”的俗稱。該行業并非國家標準(GB/4754-2017)界定的國民經濟類別,是一個興起中的與房地產業、建筑業、建筑裝飾行業密切相關的商業類別,是圍繞“有助于提高居民居住舒適感的一類或多類家居系統的設計、施工、運維”而形成的商業類別。上述系統,主要涉及室內空氣的溫度和濕度、空氣和飲用水的品質等舒適要素。
考慮到舒適家居系統的“集成”屬性及相關原因,針對以下兩類產品或系統的安裝或集成,不在本報告調查范圍之內:
一、對插上電即可使用、具有家電特征的分體式空調、電暖器、空氣凈化器、凈水機的選型和安裝;
二、僅針對對流式空調系統的設計和安裝。
01:中國舒適家居行業的市場規模
借鑒建筑業市場規模的統計方法,本報告所指“中國舒適家居行業的市場規模”,主要以中國舒適家居系統集成企業集成(安裝)的“舒適家居系統”的總量和銷售總額來體現(把“舒適家居系統的集成(安裝)服務”視作一種產品)。
根據相關數據估算,2018年中國舒適家居系統安裝∕集成總量約1562.6萬套。
其中——
單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量約1335.4萬套;
冷暖一體化系統(包含但不局限于“兩聯供”系統的集成或安裝量)約8.2萬套;
新風系統的集成(安裝)量約129萬套;
凈水系統的集成(安裝)量(僅指由舒適家居系統集成商集成或安裝的部分)約90萬套。
1.1 中國舒適家居系統的集成(安裝)總量
1、單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總量
本報告所指“單供暖系統”,是相對于“冷暖一體化系統”而言,如壁掛爐供暖系統、空氣源熱泵供暖系統、以市政熱力為熱源的末端供暖系統(地暖系統、散熱器供暖系統)。
由于單供暖系統集成(安裝)的特點地域差異很大,單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本報告特意從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以“秦嶺-淮河沿線”這條集中供暖線為劃分依據)分別調查和分析。
1)北方地區單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量1259.4萬套,南方地區單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量約76萬套(主要以壁掛爐和空氣源熱泵為熱源設備)。
2)北方地區1259.4萬套單供暖系統集成(安裝)量中,以市政熱力為熱源(集中供暖)的末端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量約為971.4萬套;分戶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量約288萬套,其中“煤改”領域中單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量為181.7萬套,“非煤改”領域中單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量約106.3萬套。
3)南方地區單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量約76萬套,其中壁掛爐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量約67萬套,空氣源熱泵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量約9萬套。
2、冷暖一體化系統的集成(安裝)總量
2018年中國舒適家居系統的集成(安裝)總量中,冷暖一體化系統(含輻射空調系統)的集成(安裝)量約8.2萬套。
3、新風系統的集成(安裝)總量
2018年中國舒適家居系統的集成(安裝)總量中,新風系統的集成(安裝)量約129萬套。
4、凈水系統(由舒適家居系統集成商安裝∕集成的部分)
2018年中國舒適家居系統的集成(安裝)總量中,由舒適家居系統集成商集成(安裝)的部分約90萬套。
1.2 中國舒適家居系統安裝/集成銷售總額(粗略估算,幣種:人民幣)
本報告所指的“中國舒適家居系統集成(安裝)銷售總額”,是指舒適家居系統集成商將“舒適家居系統的集成(安裝)服務”作為一種產品,向用戶、總包方或甲方收取的費用之和。
為了便于估算,“中國舒適家居系統集成(安裝)銷售總額”的估算,沿用“中國舒適家居系統集成(安裝)總量”的估算思路,估算的是單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額、冷暖一體化系統(含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額、新風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額、凈水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額共四類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額之和。
根據“2018年中國舒適家居系統集成(安裝)總量”(1562.6萬套)的數據粗略估算,“2018年中國舒適家居系統集成(安裝)銷售總額”約922.475 億元。
其中——
單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額約730.175億元;
冷暖一體化系統含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額約49.2億元;
新風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額約116.1億元;
凈水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額約27億元。
1、單供暖系統集成(安裝)銷售額分析
1)北方地區單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額約576.125億元,南方地區單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額約154.05億元。
2)北方地區576.125億元的單供暖系統集成(安裝)銷售額中——以市政熱力為熱源(集中供暖)的末端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額為353.025億元。
3)南方地區單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額約154.05億元,其中壁掛爐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額約113.55億元,空氣源熱泵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額約40.5億元。
分戶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額約223.1億元,其中“煤改”領域中單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額約113.25億元,“非煤改”領域中單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額約109.85億元。
2、冷暖一體化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額
2018年中國舒適家居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總額中,冷暖一體化系統(含輻射空調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額約49.2億元。
3、新風系統集成(安裝)銷售額
2018年中國舒適家居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總額中,新風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額約116.1億元。
4、凈水系統(由舒適家居系統集成商集成的部分)集成(安裝)銷售額
2018年中國舒適家居系統的集成(安裝)銷售總額中,由舒適家居系統集成企業提供的凈水系統集成(安裝)服務,銷售額約27億元。
02:中國舒適家居系統集成企業的
數量和規模
本報告所指舒適家居系統集成企業,是指為了提升居民的居住舒適感而向居民提供包括供暖系統的集成(安裝)在內相關服務的企業。
2.1 中國舒適家居系統集成商的數量估算
1、中國舒適家居系統集成企業估算
結合中展智奧(北京)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對“中國供熱展”歷年來觀眾數據的監測結果和龍飛天傳媒提供的“中國舒適家居系統集成商500強”調查資料,本報告估算中國舒適家居系統集成企業約有5萬家。
其中江蘇省舒適家系統集成企業約2500家。2019年5月于北京組織的“ISH-China&CIHE中國供熱展”上,來自江蘇省的觀眾共有1124人(2018年這一數據是2604人)。
2、中國舒適家居系統集成企業的規模
據不完全統計,按照2018年供暖業務銷售額的多少,中國舒適家系統集成企業的規模如下:
2018年供暖業務銷售額在300萬元以上的舒適家居系統集成企業共634家,占整個舒適家居系統集成企業總數的3%。
2018年供暖業務銷售額在1000萬以上的舒適家居系統集成企業有246家,占整個舒適家居系統集成企業總數的1.2%。
3、中國舒適家居系統集成企業營業額
供暖業務銷售額在5000萬以上的企業有46家,占整個舒適家居系統集成企業總數的2.2‰。
供暖業務銷售額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由13家,其中江蘇4家、四川3家,北京2家,山東、陜西、湖北、湖南各1家。
2.2 中國舒適家居系統集成從業人數估算
假設上述估算的5萬家舒適家居系統集成企業,每家有5名工作人員,那么中國從事舒適家居系統集成的人員,將有20余萬之眾。
03:中國舒適家居行業部分領域2019年
業務同比增幅預測
3.1 部分舒適家居子系統或產品集成(安裝)量/銷售量增幅預測
3.2 部分省市舒適家居系統集成商2019年銷售額同比預測
3.3 部分舒適家居系統2019年在區域市場集成(安裝)量增幅預測
04:中國舒適家居企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4.1 挑戰
1、客觀因素的挑戰
1)房地產新開工量增幅趨零,舒適家居系統集成企業的集成能力進一步過剩,競爭加劇。
2)新建房屋中,“精裝房”比例逐年提高,舒適家居系統集成企業在該領域中逐漸被邊緣化。
3)從業企業眾多,低價競爭激烈。
2、主觀因素的挑戰
多數舒適家居系統集成企業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他們“產品思維”根深蒂固,以“系統思維”自我改造,不能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系統解決方案、難以給用戶帶來“更舒適”的消費體驗,因此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較弱。
4.2 機遇
1、舒適家居行業是一個朝陽行業
1)是一個能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不斷增長需求的行業。
2)是一個能節約能源、改善環境的行業。
2、兩年以后
1)清潔供暖市場
a.北方農村30%尚未實現清潔供暖的地區,對供暖系統存在一定的需求。
b.“煤改氣”“煤改電”用戶的改造和置換需求將陸續釋放出來。
2)房地產市場
a.新房市場。
b.舊房市場。
建國以來形成的舊房市場,將給舒適家居系統集成行業帶來巨大的商機。
早就完成城鎮化任務的發達國家,至今依然活躍著一批數量龐大的暖通和水電安裝企業。支撐這些企業的,正是他們所在國家舊房用戶不斷增長的改造和改善需求。
提醒:中國舒適家居行業是一個圍繞“有助于提高居民居住舒適感的一類或多類家居系統的設計、施工、運維”而形成的商業類別,是一個為城鄉居民提供“更舒適”家居服務的行業。這一特點,決定了該行業產業鏈中的企業,只有為用戶帶來個性化的系統解決方案,為其帶來舒適或更舒適的居住體驗,才能最終得到用戶的青睞,才能最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希望舒適家居系統集成企業努力提高自己“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能力。
注:由于是抽樣調查
本“報告”內容的準確性有待進一步核對、校正
歡迎業內同仁多提寶貴意見